• - 遵义医科大学校本部 -
  • -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重要新闻 >> 正文

院士专家聚遵医 传道授业谋发展——遵义医科大学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生物工程学院成立发布会在珠海校区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3/03/18 20:20:25 发布者: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我校教育、科技、人才全面发展,加强与兄弟院校及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加速推动我校珠海校区与珠海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同时庆祝我校成立生物工程学院,3月18日,我校在珠海校区举办“遵义医科大学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生物工程学院成立发布会”。来自全国各地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医药健康产业的近百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出席会议,我校500余名师生分别在主会场和两个分会场参会,会议由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珠海校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代顺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曹晓风致开幕词。她指出,遵义医科大学作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始终心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需求,为我国高等教育和医药卫生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学校生物工程学科经过21年的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生物工程学院的挂牌成立标志着遵义医科大学在推进新工科建设等方面进入新阶段,必将为国家和区域高等教育与医药卫生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她强调,新工科建设是国家在新形势下应对全球产业变革挑战、促进工农业创新发展、提升国家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遵义医科大学要以成立生物工程学院为契机,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以更高标准和要求推进新工科建设,为国家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曹晓风院士致开幕辞

学校党委书记何志旭代表学校线上致欢迎词。他指出,为满足国家和区域大健康产业对生物医药人才的迫切需求,我校于2002年在珠海办学之初设立了生物工程专业,现已逐步建成医工交叉、理工融合、以生物技术制药为特色的新工科,并获批生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贵州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近2000名毕业生。他表示,生物工程系更名为生物工程学院,是我校生物工程学科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重要一步,我校将以成立生物工程学院为契机,大力推进新工科和双一流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社会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何志旭书记致欢迎辞

刘代顺副校长主持会议

随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晓风,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女植物科学家分会会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顾红雅,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分会会长、山东大学教授夏光敏,国家“杰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田世平,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副院长、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李铭源,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教育部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玲,中国颗粒学会吸入颗粒专业委员会委员、珠海瑞思普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遵义医科大学“候鸟型”学者陈永奇,遵义医科大学副校长、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刘代顺,遵义医科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晶、院长冯昆等共同为遵义医科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揭牌。

生物工程学院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后,遵义医科大学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曹晓风院士、顾红雅教授、夏光敏教授、田世平研究员、李铭源教授、陈永奇博士等六位特邀报告人先后结合自身教学、科研等经验分别作了深度的专题学术报告。专题学术报告会分别由华南师范大学李玲教授和遵义医科大学刘代顺教授、黄桂林教授、黄波教授主持。

李玲教授主持学术报告会

曹晓风院士以“我的科研之路:选择,坚持与机遇”为题,结合自身成长成才经历,分享了科研工作中应坚持的重要原则、如何做一名好老师与好学生等,勉励青年师生将个人科研方向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重要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既要严谨负责、专心致志,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做好长期面对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又要充满自信、不随波逐流,具备思想力和创新力。报告会后,现场师生就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盐碱地的植物修复等问题向曹院士提问,曹院士耐心地一一回答师生们的问题,勉励师生以国家需求为目标,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发挥自身优势、做出应有贡献。


曹晓风院士作学术报告并与师生互动交流

顾红雅教授以“线上线下,教学相长——通识课的实践与思考”为题,分享了在通识课中创新教学方式的经验,强调要始终在教学相长中走在教学创新的前沿,不断将新技术新方法引入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清晰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在思考、提问与讨论中相互启发,培养具有科学精神、求真务实、家国情怀的健全人格。

顾红雅教授作学术报告

夏光敏教授以“从细胞工程到基因工程”为题,分享了关于小麦生物技术及功能基因作用机制的长期研究经验,让大家深入了解植物细胞工程、基因技术的神奇之处,强调科学研究既要“顶天”——勇于挑战最新的研究领域、赶上国际学术快速发展的步伐,又要“立地”——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实践,不断促进科技和生产的新发展。

夏光敏教授作学术报告

田世平研究员以“水果与健康”为题,以跃变型水果、非跃变型水果等不同种类的水果为例,讲解果实锁鲜的基础与技术,让大家了解到病原菌致病的分子机制、棒曲霉素合成途径与转运机制等,对水果与健康有了更深入认识,强调把基础研究与技术研究、人民健康、产业需求等紧密结合,把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民生,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田世平研究员作学术报告

李铭源教授以“Strategies for Discovery of Bioactive Natural Products Agains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为题,围绕化学空间、仿生药物传递、筛选策略等方面,分享了利用斑马鱼模型来筛选对抗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天然产物的研究,同时介绍了海洋生物以及活性肽等在疾病方面的研究。

李铭源教授作学术报告

陈永奇博士以“实现靶向肺部给药的吸入制剂技术”为题,分享吸入制剂的研发和产业经验,聚焦打破相关药物研制的高技术壁垒,争取创造多个“中国第一”,更好服务人民健康,详细介绍了吸入给药的发展历史、种类、配方工艺、产业化关键技术、药品质量控制和中国吸入制剂临床用药等情况。

陈永奇博士作学术报告

本次论坛的举行,让广大师生真切地领略到科学家们的人生与家国情怀,近距离学习各位科学家的治学精髓,了解到最新学术前沿动态,拓宽了科学视野,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同时增进了我校与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和医药健康企业的交流,必将有力助推我校高质量发展,加快校地深度融合,促进我校珠海校区进一步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好发挥粤黔两省、珠遵两市东西部协作的桥梁纽带作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主会场和两个视频分会场


论坛期间校区学生展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

合影

(审核:杨泽寅、蒋成东 摄影/撰稿:郭子歆、张锋宾)

重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