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善与恶的思想风暴——《悖论13》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4-25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自然就会提出一个疑问,什么是悖论?我个人的观点悖论就是和常理有所冲突的事物。当世界是非颠倒、善恶不明、法律规则全部失效的情况下发生,人性的弱点将会全部被暴露出来。某年3月13日13时13分13秒,世界忽然崩塌,东京忽然化为废墟。13名幸存者,必须直面接踵而至的灭顶之灾。他们该如何生存?他们又为何生存?这本书叙述了一个关于活下去的故事。

 小说描绘出世界末日似的东京城,国家、社会荡然无存,永不间歇的地震,地表不断长出新的裂缝,海水倒灌,洪水泛滥,疾病轮番袭击着这个平行空间,书中的主人公诚哉挺身而出,率领12个人一起躲过了一场又一场的灾难,寻找能够让大家继续生存下去的空间和物质条件。书里主要介绍了诚哉凭借他冷静的思维和强大的行动指挥能力以及绝对的理性思考方式,带领团队在艰苦险境中生存的故事。

 书中有许多小细节特别引人深思。有一位大叔,因为饥饿而偷吃了婴儿的两勺奶粉,以我们现在的道德观,偷吃小孩子的食物是很为人不耻的事情,更何况在崩塌的那个世界里,奶粉是婴儿唯一的食物来源,如此看来这位大叔做的事情几乎是不可原谅的事情。可是对于处在极度饥饿状态下的大叔,食物资源又严重匮乏,偷吃食物让自己活下去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对。诚哉说:“对大叔是善,对大家是恶,在我们十二个人中就是十一比一,但不能因为是少数就忽视,因为十一分之一的比例绝不算小。”

 看到这里,我顿住了,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大叔,我在相同的情况下会怎么做。作为读者,无非分为两派,一派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谴责鄙夷这位偷吃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奶粉的大叔;一派站在大叔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感受大叔当时的处境,理解大叔的行为。莎士比亚曾说:“事无善恶,思想使然”。其实我们换一种方式去衡量,如果我们平衡一下年轻力壮的大叔在这个即将崩塌的世界所能奉献的力量,仅仅两勺奶粉貌似也不算什么,他也只是为了活下去罢了,这样我们是否也会感到对大叔有些不公呢?与此同时也会有不同的声音,他偷吃的是婴儿仅有的食物来源,一旦丧失奶粉,就意味着婴儿将会死亡,欺负弱势群体中需要被保护的婴儿,和恶人又有什么区别呢!上帝并没有收人生的入场票,每个生命都值得被重视。这就更加映衬了莎士比亚的话“事无善恶,思想使然”。

 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道:我所学到的最大经验是,我们的思想最重要,如果我能了解你的思想,就能了解你这个人,因为你的思想造就了你这个人,通过改变自己的思想,我们就能改变自己的一生。恐惧、害怕、自私本就是人性中无法剔除的弱点,而成就大公无私、勇于献身的精神不是谁本能的反应,而是思想的选择。

 另一个让我特别动容的情节和一对老夫妇有关。老婆婆不幸染上了流感,因而无法自力更生,成了求生小队的累赘。带上老婆婆一起行动将会减少这支小队求生的希望,同时还伴有被传染的危险,然而将老婆婆留在原地,就注定了老婆婆将会一个人在孤独中死亡。她的老伴儿说,我希望她能舒服地离世。诚哉建议给老婆婆注射安乐死药物,老公公饱含痛苦地自己做了这个刽子手。为了生存,身为护士却不得不放弃病人的生命,为了生存,身为警察却不得不给出安乐死的建议,为了生存,身为丈夫,却不得不亲手杀死自己的妻子,那就是这样一个残酷的世界。

 “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the question.”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是的,在这个悖论世界里,这同样是一个永恒的问题。在末日危机的背景下,是否活下去如同站在摇摇欲坠的独木桥两端,一边是生存,一边是毁灭。最终的结果就是理性战胜了感性,生存高于道德。站在现代社会道德观的角度,诚哉他们的做法实在无法让人苟同,他们放弃了婆婆活下去的可能性,轻视生命的重量,算恶。相反,老婆婆死去,对她自己而言,又何尝不是解脱呢,既摆脱了疾病的困扰,也不用担心流感在集体中传播,还避免了给大家带来更大的威胁,可谓舍小我,为大我,算善。那么杀人到底是善还是恶呢?难道我们就能因此就批判诚哉他们是恶人吗?这便是悖论。

 规矩打破重来的时候,人性之间的较量深刻而残酷。悖论是什么?悖论是当理性和感性较量冲突时,是当英雄主义和个人情怀相互制约时,是当善恶定义不明、是非难辨时,你只能站在其中的一方,而必须将另外一方摒弃。老婆婆逝世,意味着不是活着才为善,而赋予死就是恶。东野圭吾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说:“如果世界改变,善恶也会改变。”

17临床6班彭光英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朱博昌

友情链接